top of page

創業故事│要吃的健康吃的好?「直接跟農夫買」

  • wuchiplan
  • 2015年8月6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文 / 陳薏云、陳奕伶、詹亭華

「人,來到這個世界上真的就只為了上班賺錢嗎?」一個念頭的轉換,署名買買氏的金欣儀決定棄業旅行。扛著一台小摺跟簡單行李,前往各個農地體驗,了解農民的有機夢,以自身行銷專業交換農民的生態知識,並創立「直接跟農夫買」facebook粉絲專頁,而今年也將成立社會企業,將接觸過的產品進一步推廣,讓有機友善更落實。

重新思考人生意義 撒手闖進農田 本名金欣儀的買買氏,原本在法商的廣告公司擔任資深文案,也曾獲得許多獎項。某天在搭乘捷運的時候,猛然計算了自己一生的工作時數,發現人生有百分之七十的時間都在工作,「我們不一定要照著大家既有的公式去走。」買買氏說。之後的一次旅行,買買氏認識了「幸福農莊」的陳惠雯老師,並去上了一堂「農村體驗課」,除了下田體驗外,更解釋了為何要種植有機以及有機帶來的好處。因此也讓買買氏萌生了有善環境的念頭。 在某次上班時,主管帶了一盒土鳳梨酥,以台灣圖騰作為設計主軸的禮盒,盒裡的文案內容寫著:「面對美麗的鳳梨田及殷實老農,我們暗自期許,一定要讓世人重新認識二號仔之美,驅除香精,恢復鳳梨。」簡單的幾句話讓買買氏發現,文案不應該只是替大企業賺更多錢的包裝,而是可以為環境、本土農業付出,因此在二OO八年離開職場。開始前往各個農地作心得交流,並替他們撰寫文案,行銷農產。

我教你行銷 你教我生態 「農友會種田,但不會用網路;我會用網路,但我不會種田,所以彼此之間形成一種交換的關係。」買買氏說。例如麻豆的有機野蓮農阿銘,他教導了買買氏種植野蓮的方法,還有如何讓生態維持平衡,而買買氏則是替他撰寫文案「她不嗑藥,她叫野蓮」之後接觸的一個個農友,都讓買買氏有不同的收穫,也讓她深深了解台灣農民的努力及美好,因此在二O一O年創立了「直接跟農夫買」facebook粉絲專頁,起初只是想跟朋友分享農產品,但在網友的極力推廣下,粉絲人數已達八萬人次,成為一個公益的自產自銷平台。 原本只有買買氏一人經營的粉絲專頁,透過與農友互動的一封封郵件,將他們的產品寫成文案,以及提供他們建立自我品牌的意見。但後來發現工作量無法負荷,就開始募集志工。成立到目前為止已有固定七、八位的志工,分別負責不同工作例如設計網站、包裝、行銷等。另外,粉絲專頁裡的農友資料,大多是農友自行報名的,介紹自己的農產品後,附上自己的聯絡方式,讓想購買的人可以直接聯繫,減少經手中盤商的成本。

推廣轉型農業 一同協助支撐夢想

『我相信如果有更多人改變,不再用選美的方式來挑選水果,就會減少糧食的浪費,而農民再也不需要為了水果外表好看,而冒著生命危險噴灑農藥。』

除了推廣有機農的產品外,也有許多是正在從用藥到有機的轉型中農友,「轉型的過程是最沒有人要支持的,因為市場就分兩種,有機與農藥。」買買氏說。由於轉型農業要從減量用藥開始,所以種植出來的產品無法以有機的價格銷售,又必須付出高成本,所以透過粉絲專頁,讓轉型農民分享他們的辛苦及成果,讓更多人支持他們那棵愛護土地的心......

其他相關文章:

-

本站是為讓更多朋友知道更多創業的案例與故事,為避免侵犯著作權與公開傳輸權,本網站僅轉載部分內容,欲看全文者請連結至文章出處。

 
 
 

Comments


Recent Posts
Archive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