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領域│自動長大,賦予產品新生命
- wuchiplan
- 2015年8月7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你有沒有過隨著生命慢慢成長,有很多東西開始變得不適合的經驗?比方說衣服,比方說鞋子。而的確有設計師注意到這個問題,也因此設計出會自動長大的物品。
以下兩篇來自Bios Monthly的文章,分別介紹會自動長大的鞋子和盆栽。
/

1.為貧困的孩子,打造可穿5年的鞋
對非洲的孩子們來說,穿上鞋子並不是為了美觀,而是寄生蟲和疾病入侵的生存之道。根據統計,全球有超過 3 億的小孩沒有鞋子可穿,每天暴露在染病的危險裡。現在已經有很多非營利組織把鞋送往第三世界國家,不過,有個問題始終難以解決: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腳也會跟著變大,在一年過後就需要新的捐贈鞋,使得鞋子常常供不應求。
美國設計師 Kenton Lee 在肯亞工作時,就親眼看見那些家境貧困的孩子,因為沒錢買新鞋,只能穿著破洞或尺寸過小的鞋子,腳趾全裸露在外面,或乾脆把鞋子脫掉,赤腳走在泥土地上,導致腳上滿是擦傷和潰瘍。於是他想,有沒有可能有一雙鞋子,可以調節和伸縮,讓孩子們從小穿到大,永遠可以保護住他們的雙腳?
這雙叫做「會長大的鞋」( The Shoe that Grows )因而誕生。 Kenton Lee 運用鈕扣和可調整的皮帶,讓一雙鞋可以橫跨五個尺寸,如果孩子一年要長大一個尺寸,這雙鞋就可以撐個 5 年。他還為鞋子設計束口背袋,讓孩子拿到鞋後可以直接用來當作書包。2011 年,Kenton Lee 曾募集款項,製作出兩千雙鞋子給肯亞的孩子,現在又開啟新的募資計畫,預計生產 5 千雙新的鞋子,給世界各地有需要的孩童。詳細計畫請見募資網站。
/

2.想養盆栽?試試這個自動長大的花盆吧
盡可能延續產品的使用壽命,是設計師能為環境永續努力的方向。如果大家購買的物品可以常用多年,自然會減少材料的浪費,也降低每年被丟棄的垃圾量。
位在倫敦的設計工作室 Studio Ayaskan 把焦點放在「花盆」上。他們注意到,隨著植物生長茁壯,人們必須不斷為它更換容器,從小的慢慢移到大的盆中。不僅過程麻煩,還可能造成植物死亡,舊的花盆也會因此失去功用,淪為廢棄物。
於是, Studio Ayaskan 參考日本摺紙藝術的概念,設計出名為「成長」(Growth)的花盆。它能夠隨著植物生長逐漸擴大、容納更多土壤,據說從播種、發芽、茁壯到開花的整個過程,都能「一盆搞定」。設計師受訪時透露,「自然萬物本來就是不斷變化,從成長、繁榮、到死去、分解、回歸自然,然後循環再生,但現代化後的社會卻與此相反。所有物品的生產變得單一,都是被製造出來、被利用,然後被淘汰。」他們希望,貼近自然的花盆,也能保有生長和變化的特質,因此開發出融和植物成長的盆景,功能性與設計感兼具,讓人親眼看見自然的生命力。
/
看更多照片請至出處:
-
本站是為讓更多朋友知道更多創業的案例與故事,為避免侵犯著作權與公開傳輸權,本網站僅轉載部分內容,欲看全文者請連結至文章出處。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