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設計領域│「北士設計」,用創意創造市場

  • wuchiplan
  • 2015年8月10日
  • 讀畢需時 4 分鐘

最接近端點,最貼近真實,設計是找回原始想像的橋樑,而品牌需要走過那橋梁,看見原本的自我。

北士設計成立於 1990 年7 月,從事品牌整體形象規劃設計,至今 25 年。從建立新品牌一直到現有品牌的更新,從 UI 設計到網站規劃,從形象設計一直到全國性連鎖店面規劃,提供台灣品牌視覺最完整的解決方案。

一般人可能對北士設計不是那麼熟悉。但有喝咖啡的人,也許對全家便利商店與伯朗咖啡合作的「Let’s café」不陌生。

L 為字首的 L man 做為品牌形象角色,是北士設計團隊在超商咖啡爭奪戰之中,與負責全家便利商店廣告行銷策略的博報堂合作規劃的角色。

塑造 L man 的角色個性,藉以拉近品牌形象與消費市場的距離感,並透過更有趣、更深層的角度來賦予品牌生命力,讓全家伯朗咖啡與超商龍頭 7-11 的「整個城市都是我的咖啡館」能相互抗衡。

許多設計公司的專長是用創意服務市場,這並沒有不對,但北士願意多花一點時間傾聽客戶需求,挖掘品牌真正價值。

「對於品牌,我們沒有試試看,只有一次就對!」北士團隊認為品牌,就像是一個人,LOGO 就像是一個人的臉;品牌名稱就像是一個人的名字;行銷、廣告、社群網路就像是人的衣裝;而最重要的產品、服務與品質就像是人的行為。一個經典的品牌,做到的就是「表裡如一」。

除了 L man 之外,在台灣的許多地方都能看到北士的作品,包括:7-11、AIT、Adobe、Bear2、Casio、Honda、復興航空、台灣微軟、台灣拜耳、台灣歐特克、台灣飛利浦、台北101、屏風表演班、阿瘦皮鞋、中興保全、中國石油、台灣高鐵、美夢成真鑽石、故宮博物院、晨星出版、中華電信、新光證券…等知名企業。

北士認為唯有透過整合性品牌規劃,才能不斷地活化延展,持續發生關注討論。最終,在傳遞分享過程,產生互動、達到共創品牌精神。

北士設計主張「品牌行銷、創意設計、新媒體」三者合一的 memebranding™,提供客戶全面完整的整合服務。

而北士將在這次安所樂設計展中呈現如何看見品牌真正的價值,用最真實卻又奪人目光的設計傳遞品牌價值!

臺中國家歌劇院

臺中國家歌劇院是由曾獲普立茲克(PRITZKER)建築獎得主日本大師――伊東豊雄(Toyo Ito)所設計,是一座人、自然、環境共生的國際地標性建築。

藝術帶給人內心的震撼動感理念反應在整體建築內與外的流動性,以世界首創「美聲涵洞」(Sound Cave)概念貫徹整體。運用前衛的工法打造出連續曲面弧牆,更是沒有任何一根梁柱與直線的「無接縫的建築」。放眼望去宛如充滿聲音的原始洞窟內在地景,顛覆人類內在與外在的感知。

除此之外更被國際媒體路透社譽為「世界第九大新地標」,臺中國家歌劇院不只是「台灣第一,更是世界唯一」的國際歌劇院。

北士團隊透過設計,將臺中國家歌劇院所要帶給人的理念以及國際的定位「世界的地標,驚艷的建築」所表現出來。

在執行設計的一開始,設計團隊將全世界普立茲克大師所設計的國際級歌劇院資料統整匯集之後,透過研究與調查,在眾多案例中發現到,獨具特色的建築外觀,不管是概念或者印象,是最具有連結性的視覺元素,像 Frank Owen Gehry 所設計的 LA PHIL 以及 Jay Pritzker Pavilion 等等建築案例 LOGO 都是如此,最後北士決定以臺中國家歌劇院的建築相關視覺視覺元素,做為此次設計的核心切入。

從 LOGO 設計上可以看到代表執著與熱情的紅色。而 LOGO 主體視覺上,有著伊東豊雄建築師臺中國家歌劇院「壺中居」、「美聲涵洞」的建築概念所延伸出的曲面色塊結合成壺狀的外型,五條漸變的直線,則是代表著音樂的五線譜律動符碼視覺意象與歌劇舞台上布幕揭開的視覺,開啟藝術之脈的概念!

不只在外型上與建築特色和歌劇相關概念元素連結,更可以在視覺上隱約地看見「中」字,這也是將臺中國家歌劇院所在的地理位置「台中」結合,成功的將在地與國際鏈結,精準的表達出臺中國家歌劇院「台灣第一,世界唯一」不可取代的地位與價值......

- 本站是為讓更多朋友知道更多創業的案例與故事,為避免侵犯著作權與公開傳輸權,本網站僅轉載部分內容,欲看全文者請連結至文章出處。

 
 
 

Comments


Recent Posts
Archive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