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創業故事│《Unbiggie小人物》孫大翔

  • wuchiplan
  • 2015年8月19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3月初,就讀東海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系二年級的孫大翔,接到學校祕書室的電話:總統馬英九主動指名要見他,並將在3月29日青年節那天到學校與他及幾位同學座談。

孫大翔是誰?為什麼一個年僅20歲的大學生,會引起總統關注?

他是《小人物》雙月刊的創辦人,站在人群中並不起眼,卻帶著一群平均年齡只有19.2歲的八年級生,編出一本對外銷售的雜誌。

更令人訝異的是,這本售價100元、才推出2期、實驗味道濃厚的雜誌,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竟然進得了誠品書店與金石堂書店等大型通路,曝光度愈來愈高。

《小人物》書如其名,內容旨在分享社會中許多資源有限,卻為了小小理想而努力奮鬥的「小人物故事」。這些人有歷經10年,將荒蕪廢耕的菜園打造成宜人景觀,開始吸引年輕人返鄉的老阿伯;也有散盡家財,只為實現教育理念而私人辦學的教師。

「他們的故事很激勵我,我也想把這些故事分享給別人。」孫大翔以一句話表達他創辦雜誌的初衷:「我想分享『實踐』的勇氣。」

軍校生活穩定,卻逐漸遠離夢想

訪談中不斷提及「實踐」二字的他,本身就是不斷探索與自我實踐的最好例子。

曾因想擺脫父母管教,證明自己可獨立生活,孫大翔國中畢業後,選擇報考中正預校,進入軍職。

然而,兩年後,每月領取固定薪資、生活愈來愈安逸的他突然驚覺,自己雖然還有夢想,卻少了股衝勁和勇氣。「事實上,它們離我更遠了。」孫大翔坦言:「我的人生就泡在這裡,對社會完全沒有貢獻。」

於是,為了進入「真正的社會」,他再度離開既有軌道,從軍校休學,參加甄試後考上東海。

兜兜轉轉終於重新開始,孫大翔上大學後就一直想著:「這輩子應該做點有意義的工作,成就一些事。」但到底是什麼事?該怎麼做?他並不知道。

直到大一暑假,他隨著國際志工去柬埔寨,幫助當地人種田、蓋房子。看著原本什麼都不會的自己,在世界某個角落竟被視為「救星」,孫大翔浮現出許多念頭:「原來每個人都是有價值的。我好手好腳,又還年輕,為什麼回到自己國家不能做出一些貢獻?」

回國後,終於讓他想出透過出版雜誌提醒大家:就算只是個小人物,也能成就自己,成就他人。

就這樣,憑著一股傻勁,未滿20歲的他拿出6萬元積蓄,再跟父母借10萬元,在父母簽立同意書後,登記創辦「始記(Ori)文化事業」。Ori取自“original”縮寫,「始記」音同「史記」,意為學習史記記載小人物故事之精神。

他找了從幼稚園一路同校的死黨張傳岳(現就讀東海化學工程與材料工程學系一年級),到處採訪,最後,以「鮭鄉」作為封面故事,在去年11月推出了創刊號。

身兼6職,寫信爭取大人物支持

創辦初期,《小人物》的工作人員全都是無給職,孫大翔租住的小套房則充當聚會之所。孫大翔除了掛名發行人,還身兼副總編輯、攝影等6種角色。甚至,當記者打電話找業務主管「歐力」時,接電話的也是他本人,因為「總不能每個職位都寫『孫大翔』,怕人家覺得很怪,」他不好意思地笑著說......

-

本站是為讓更多朋友知道更多創業的案例與故事,為避免侵犯著作權與公開傳輸權,本網站僅轉載部分內容,欲看全文者請連結至文章出處。

 
 
 

Comments


Recent Posts
Archive
bottom of page